在重庆市江津区帅邦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帅邦机械)磨床绿色智能再制造生产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李帅永站在操控台前,目光专注,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观察着参数变化。
“通过研发磨床高速精密定位技术和磨床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建成智能装备研发平台,这条生产线在2024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投产以来首次实现盈利。”李帅永笑着说。
帅邦机械相关生产线从亏损到盈利,是江津区推动工业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通过补链强链协作攻关关键技术难题的一个缩影。
江津是重庆工业大区,区内有规上工业企业587家。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工业企业也反映单靠自身实力,推动科技创新、节本增效面临不少难题。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从2023年3月开始,江津区实施“党建联建·助企强链”专项行动,重点依托区内的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东风小康等龙头企业,以产业链为单元,成立了装备制造、汽摩等产业链党委,以此平台牵线搭桥,推动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协作攻关关键技术难题。
记者了解到,“党建联建·助企强链”专项行动由点及面、举措丰富,包括持续实施“津鹰计划”、科技副总进企业等人才专项活动,整合部门、园区和专职党建指导员等力量为链上企业选派助企专员,增强企业间合作黏度促成项目合作,实施“书记提能”工程组织党支部书记“一对一”结对帮带等。
其中,选派的助企专员帮助各链上企业开展“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活动16次,收集协调解决各类重点难点堵点问题92个。指导企业实施五大倍增行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等,纳入统计范围的链上企业亩均产值提升约20万元。帮助落实各类奖励补助政策45项、5800万元。
“此前我们产品焊接过程中出现裂痕,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和产品研发,幸亏有丁专员的及时帮忙。”重庆渝硕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清说。
他口中的“丁专员”就是江津区专门为装备制造(重齿)产业链党委派驻的助企专员丁敬雄。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结合设计方案联合产业链上其他企业把各个参数摸透。”丁敬雄说。他了解到这个难题后,立即与产业链党委联系,通过协调,重齿公司和渝硕重机的技术人员很快组建了一支10人的项目攻坚队,仅半个月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通过组织联建,推动链上企业以产业链党委为纽带,5个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协同力度。汽摩(东风小康)产业链党委推动校企合作项目6个,形成实训室共建、师资团队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一批实质性成果,小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改造已完成,新项目“蓝电E5”成功下线上市。(记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