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时间:2025-07-05 14:58:49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 60 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

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


(资料图片)

控糖,控的是什么糖?

我们常说的“控糖”,可不是要控所有糖。

根据来源的不同,糖大致可以分为天然糖和添加糖这两类。

天然糖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及奶制品中,它们伴随着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比如苹果里的果糖、牛奶中的乳糖,在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带来了其他营养。

添加糖是食品加工时额外加入的糖(如白砂糖、果葡糖浆、蜂蜜、果汁),只提供热量,无其他营养,像饮料、蛋糕、面点、饼干这些食物里,都添加了不少精制糖。

实际上,添加糖才是我们控糖的重点对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该将每日糖分摄取量控制在总摄取量的 10%以下(大约 50 克),最好控制在 5%(大约 25 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提出,成年人需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

控糖需要控制饮食的碳水吗?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惑。很多人把碳水化合物和糖直接画上等号,从而拒绝主食,这完全是误解了控糖。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须摄入的一类营养素,不需要过度控制,更不能完全断碳水。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基础的能量来源,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还参与细胞结构组成,参与人体消化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少、完全断碳水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对健康也是有害的。有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吃得过多或者过少都会显著地增加死亡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是总能量摄入的 50%~5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也认为,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膳食宝塔最基础的“底座”也都是各种谷类薯类食物。目前科学研究认为,正常人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 50%~65%。

不过,目前我们吃碳水的问题是精制碳水吃得过多,比如精制的白米饭、白馒头、面条、油饼等食物。精制碳水损失了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升血糖速度也很快,多吃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改善自己吃的碳水种类,提升碳水质量,多吃点粗杂粮、全谷物。我国膳食指南就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谷类 200g~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 50g~150g;另外,薯类 50g~100g,从能量角度,相当于 15g~35g 大米。

控糖不是“戒糖” 这 6 个误区别踩

误区 1:控糖最重要

实际上,控盐、控油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远大于控糖。

中国人盐摄入量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平均每人盐的摄入量为 9.3 克/天,是推荐量的将近两倍,每年因吃盐太多导致的死亡率也排世界第一。

中国居民平均每人烹调油摄入量为 43.2 克/天,超过推荐量近三分之一,而且脂肪的能量密度高,每克脂肪提供 9 千卡热量,是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的 2.25 倍。

而根据《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结果,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天摄入 9.1 克糖,并未超过推荐量。

所以,从重要性和紧迫性来看,控盐>控油>控糖,人们往往过度关注控糖,却忽略了控盐和控油的重要性。

误区 2:控糖就完全不能吃糖

实际上,人体需要糖作为能量来源,特别是大脑,完全不摄入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健康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只要注意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并不是完全不能吃糖。

误区 3:吃糖一定会导致糖尿病

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不过,吃糖过多可能导致肥胖,进而升高发病风险。而且,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吃糖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因此,虽然吃糖不是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控制糖摄入、保持健康体重依然是预防 2 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误区 4:控糖就能减肥 /减肥就要控糖、断糖

长胖的根本原因是吃进去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的热量。糖是能量来源的一种形式,如果适当吃糖,同时又控制好总热量摄入,并且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来消耗热量,就不会长胖。

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少吃糖有助于控制总热量摄入,能增加减重成功的概率,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如果只控糖,但不控制脂肪等其他能量来源,同样会长胖。减肥的关键也不是只盯着糖,而是看整体热量收支。如果你只少吃糖但大量吃肉、油炸食品又不运动,还是很难瘦。

至于网上说自己控糖60天瘦下来的案例,点进去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控制的也是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吃零食、奶茶这些添加糖大户。而且他们还会把精碳水换成全谷物、粗粮等优质碳水,再辅助运动健身,自然可以瘦下来。所以,瘦下来的原因不是控糖,而是践行了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误区 5:控糖包治百病

很多人认为控糖能减肥,能美容、抗衰老……似乎控糖就能包治百病。实际上,糖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正常摄入并不会导致疾病,控糖也不会有美容、抗衰老等神奇作用。

误区 6:无糖食品随便吃

评价一种食品是否健康应该看其总体营养情况及其在膳食中的贡献率。

根据国标的规定,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食品中,糖含量 ≤ 0.5 克,就是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虽然糖含量很低或无糖,但依然有其他能量,比如无糖饼干、无糖月饼、无糖薯片等,含大量碳水或脂肪,也会导致摄入大量能量,吃后血糖一样飙升,多吃也会长胖。

有些无糖食品还可能缺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或者可能含有较高的脂肪或者盐分来改善口感,这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饮食健康的关键是合理搭配,做到食物多样、均衡营养,而不是完全跟风并放纵吃某一种无糖食品。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注意看其成分和能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品。

总体来说,控糖是“聪明吃”,不是“痛苦戒”!而且,控盐和控油的重要性也远比控糖更重要。希望大家不要光盯着控糖,却忽略了控盐和控油。

标签:

生活指南
  • “装饰礼物”模型内藏毒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摇头丸1604.1克

    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深圳邮局海关查获摇头丸1604 1克

  • 2025“中越青年共读”活动在广西东兴举办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以书香连心桥·青春共未来为主题的2025

  • 辽宁省财政2024年筹措200亿元 助力交通强省建设

    中新网沈阳2月18日电 (李晛)记者18日自辽宁省财政厅获悉,2024年,

  • 自春运开启至26日近140万人次中外旅客从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

    中新网上海1月27日电 (陈静 黄波)上海边检总站27日披露,自春运开

  • 东台市弶港镇:以村规民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自从村里把爱护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实行家庭文明积分奖励,大家的自

  • 深圳东部华侨城黑森林嘉途酒店焕新试业

     近日,东部华侨城黑森林嘉途酒店迎来了升级改造后的焕新试业

  • 再迎里程碑!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即将在武汉举行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立了领先优势,引领全球汽车

  • 国际工程大会在浙江台州:看见“隐形冠军”之变

    中新网台州11月4日电 (张益聪)从水泵制造,到系统性解决智慧用水方

  • 当前观察:“我的阿勒泰”好“风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位于祖国的西北角,草原辽阔、山峦绵延

  • 天天热头条丨2024长江文明论坛开幕

    中新网重庆9月25日电 (张旭)9月25日,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

  • 银行加码营销 消费贷利率“价格战”再起

    进入9月份以来,多家银行再推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通过直接降

  • ​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凝仁爱之心启新程 聚实干之力谱新篇

    为更好地统筹部署学校开学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提高全体教师

  • 邓州市税务局:优质服务显担当 锦旗映照征纳情 今日热文

    当刘女士将加班为民好公仆热情服务显担当的锦旗送到邓州市税务局办税服

  • 驻马店开发区教育体育文化局召开全区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推进会 环球热点评

    1月16日下午,驻马店开发区教育体育文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浩主持召

  • 驻马店开发区金山办事处界牌社区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安全排查工作

    为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宜居生活,近日,驻马店开发区金

  • 【世界报资讯】假期餐饮再现火爆:大量门店排队等位 有火锅店翻台率超10次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线下餐饮逐渐恢复叠加旅游热,火锅市场迎来需

  • 民生
    •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CBA焦点战:广厦回归主场迎大考 广东拒绝遭“三杀”

    • 传承红色基因,国家射击队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 福建泉州打造营商服务品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