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SOC芯片历来就是手机的成本大头,之前骁龙8 Gen2的160美元其实就已经很高了,而据外媒techballad报道,骁龙8 Gen3的采购成本将高于160美元,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家自然会把这些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也意味着骁龙8 Gen3的机型可能会涨价。
当然厂家的操作不会那么直白的涨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到时候各家的超大杯肯定还是骁龙8 Gen3,但是大杯和中杯的芯片选择可能会发生变化,要么就像OV那样引入联发科的芯片,要么就是在中杯身上继续采用骁龙8 Gen2芯片。
实际上OPPO和vivo在今年就已经放弃在中杯和大杯身上采用骁龙8 Gen2,而是采用联发科天玑9200系列处理器,因此明年这两家应该会继续如此操作。小米和荣耀这几年的高端产品则基本上全系采用骁龙旗舰处理器,后续这两家如何操作值得关注。
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以骁龙8 Gen2的性能,明年再用一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这样子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影像等周边搭配上面,整体的实际体验绝对不会比采用骁龙8 Gen3的方案差,但在营销和网络舆论上可能会吃亏,进而影响市场表现。
当然也可以考虑采用联发科的旗舰芯片,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发哥的旗舰芯片进步很大,这点从天玑9200+的表现就看得出来,在CPU部分,天玑9200+的超大核在以下的能效表现已经超过了骁龙8 Gen2,整个超大核的能效曲线都强于骁龙8+;
在大核心上面,天玑9200+的表现则超过了骁龙8 Gen2,具有更高的能效表现,因此在CPU这一块,联发科和高通之间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了。
在GPU上面,不得不承认联发科和高通的差距,天玑9200+的GPU能效曲线虽然超过了骁龙8+,但全程被骁龙8 Gen2压制,而且天玑9200+为了追求更高的纸面性能,功耗超过7W之后的那段曲线表现真的是惨不忍睹。
目前手机的散热能力也就是7W左右,能效曲线上面7W以后的内容可以体现芯片的上限,但日常使用中根本碰不到,而天玑9200+采用密度库的缘故,其在CPU+GPU能耗低于7W以下的情况下,能效表现反而不输骁龙8 Gen2,因此调度好了,体验是没有毛病的。
当然联发科在看视频的时候,能耗比高通更高,而且因为历史积累的缘故,发哥的芯片的确没有那么好调,这几年厂商也意识到不能过于依赖高通,因此都愿意去和联发科合作,而联发科的配合也比较积极,愿意放开各种接口,相关表现还是进步明显的。
总的来说,一家独大对厂家和消费者都不利,如果联发科能够崛起,最终和高通分庭抗礼肯定是个好事情,目前来看二者的差距虽然还存在,但并不是没有救的那种,起码天玑9200系列的确让人看到了希望,后续的天玑9300如果能够稳住,并且解决视频耗电的问题,相信会被更多消费者接受的。
标签: